小时候,去姥姥家的路很近,但走起来却感觉很远,尤其是碰到雨雪恶劣天气,那条路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泥路”,我从小被姥姥看大,所以和她的感情很深很深。
在我的心里,那条路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和情愫……
姥姥的家是李大夫村,以前隶属于虞城县。
当兵十年间,我回家的时间少了,也很少去姥姥家了,印象中的样子还是80、90年代的农村模样:
道路坑坑洼洼、河水脏脏兮兮、房屋破破旧旧,一到麦忙秋收,姥姥都会拉着架子车,我在后面帮忙推,那袢绳勒入肉,一挣如刀子割,拉走了夏忙、拉过了秋收、送走了无数艰辛岁月,多少脚印、多少血汗,都融进这泥泞的道路上。
还记得妈妈每次到姥姥家走亲戚时的话语:
这条路啥时候能修成柏油路就好了,就不用担心雨雪天车子陷进泥土里了,溅的浑身泥水了。
2017年5月李大夫村划转到商丘市示范区民安街道办事处,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和煦春风吹进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示范区领导始终坚信一个理念:
要致富、先修路,一心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实现美丽乡村、文明乡村,相继实施九大工程,推动农民稳定增收。
通往姥姥家的那条路也被列入了示范区农村发展项目。
短短一年时间,那条路修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从此告别了积水的问题;
河道修上了护栏,河水变的清澈、透明;
村里架起了路灯,照亮了孤单、漆黑的夜晚;
修建了乡村文化广场,充满了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和有关示范区给农业农村带来幸福生活的家长里短,也唱起了姥姥最喜欢听的河南豫剧;
这些景象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示范区的发展变化,也感受到了示范区领导的亲民爱民情怀和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
妈妈开心的说,现在去你姥姥家再也不担心雨雪天了,十来分钟就能到,村里的变化真快!
我都快记不住以前的模样了。
说着说着妈妈就会不自觉流下泪水,我明白啥意思,我的心也跟着隐隐作痛,禁不住潸然泪下。
因为妈妈没有了妈妈,也就没有了自己的家,都说有妈的地方才有家。
姥姥在2016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村里的变化她却没有看到,这是她一生的遗憾,她没有想到新修建的乡村文化广场,经常会有戏曲下基层演出,那熟悉的豫剧旋律、乡音乡情她再也没有听到。
2018年底我也从部队转业安排在示范区工作,去姥姥家的机会也多了,每次走在那条路上,我都为示范区的快速发展和乡亲们像城里一样的人居环境而由衷高兴。
但想到再也回不到那个童年时代依偎在姥姥怀里的情景,又有挥之不去的乡恋……